周冯琦、程进、王帅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的基本内涵与实现路径

作者:发布时间:2024-04-02浏览次数:11

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的基本内涵

 “美丽上海”的内涵可以从外在表现、内在追求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美丽上海”的外在表现是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生态环境风貌,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推动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是建设“美丽上海”的前提与基础,“美丽上海”建设就是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其次,“美丽上海”的内在追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美丽上海”的终极追求,是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最终落脚点,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美丽上海”建设要积极推动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第三,“美丽上海”的实现路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协同,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上海”提供保障和支撑。

 

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的评价

 从美丽生态、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四个维度构建美丽城市建设指数,并对各省(自治区)省会(首府)与直辖市进行实证评价,在比较分析中探寻上海美丽城市建设的发展特征。

 通过梳理已有文献与智库报告,结合目前有关省份与城市开展美丽中国建设的指标体系构建模式与具体指标选择,按照突出重点、社会关切、数据可得的原则,综合考量城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从美丽生态、美丽环境、美好生活、美丽经济四个评价领域选取27个具体指标构建美丽城市建设指数。

 

 从综合得分情况来看,上海美丽城市建设得分仅次于北京,综合表现较好。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五座城市综合得分均大于0.5,代表全国美丽城市建设最高水平。此外,福州、昆明、武汉等城市的得分处于0.4~0.5之间,其美丽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得分较高的城市往往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城市生态建设水平质量较高,具有优良的绿色生态基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公园建设水平居于前列;二是城市生活质量与幸福程度较高,城市医疗、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可以较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三是城市注重创新与能源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经济活力与绿色转型水平较高,非化石能源使用占比与创新水平居于前列。全国美丽城市建设得分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反映了美丽城市建设的不平衡问题,前五名城市中有三城均位于长三角地区,说明长三角地区美丽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从不同评价领域的得分情况来看,上海在美丽生态、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四个维度的排名分别为第三、第九、第二、第一,说明虽然上海整体的美丽城市建设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美丽城市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的实现路径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引领,具化美丽上海建设目标任务。开展美丽上海建设前瞻性研究,深入探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的目标愿景、指标体系、路线图、评估考核与行动体系等课题内容,为美丽上海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构建美丽上海建设的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美丽上海建设领域地方性法规立法进程。加强美丽上海建设的规划引领,细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的工作重点、具体目标任务及实施项目。

 二是推进城市精细管理,提升美丽上海建设功能品质。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详细规定各领域精细化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职责、流程和责任等,使美丽上海建设各领域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在数据的流转共享和无缝对接下,改造和优化部门协同流程,建设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并定期完善和更新。推进生态环境等领域社会化第三方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促进美丽上海建设领域第三方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三是实施分区分类管理,凸显美丽上海建设空间魅力。针对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在产业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等领域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上海建设,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美丽上海建设示范点,实现城乡一体、联动发展。组织开展美丽街区、美丽乡村、美丽园区、美丽企业、美丽河湖等一系列美丽细胞创建工作。与周边城市推进美丽建设规划同修、绿色同建、污染同治、发展模式同转,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美丽上海都市圈。

 四是发挥绩效考核作用,创新美丽上海建设激励机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完善美丽上海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围绕美丽上海建设重要工作开展专项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制度、政策保障、长效管理、工作推进等,把长效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并确保绩效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美丽上海建设成果。

 

(周冯琦,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程进,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王帅中,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摘编自:周冯琦、程进、胡静主编:《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24):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