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进:三端发力,低碳成为生态之城的鲜明标识

作者:发布时间:2022-12-16浏览次数:179

能源供应端强化清洁低碳转型

源头减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上海从能源供需两侧发力,坚持“三个提升”,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清洁能源支撑。一是提升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传统化石能源在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是上海能源消费的主体,上海一直把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是全球第一个将供电煤耗降到280克/千瓦时以下的发电厂,是全国唯一的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基地,被国际清洁煤能源署称为“全球最清洁的火电厂”。二是提升清洁能源比重。上海加快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推动实施“光伏+”工程,发展分布式光伏,推进近海风电开发项目建设,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上海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比重从37%下降到31%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14%上升到18%。上海已率先开始布局氢能产业,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目前上海已建成10座加氢站,工业产氢供氢能力每年接近50万吨。三是提升跨区域绿电交易规模。上海通过扩大跨区域绿电交易规模,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绿电交易试点启动以来,上海已经开展了与甘肃、宁夏以及华东区域内省间绿电交易,为绿色电力消费提供了更多的途径。2022年1—9月,上海增购省间绿电3.1亿千瓦时,累计绿电交易规模突破18亿千瓦时。


为进一步发挥能源供应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基础作用,未来上海应加强“三个并重”。一是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的发展并重。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实施“光伏+”推广工程,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二是开发本地可再生能源与有序扩大外来可再生能源规模并重。提高“外电入沪”中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增加接入西南地区的水电、西北地区的风电、光伏和长三角近岸海域的海上风电,对相关地区“入沪”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提供补贴,为上海提供清洁能源保障。三是促进当前能源清洁利用与打造未来能源策源地并重。以打造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高地为重点,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形成全国领先的未来能源技术标准创新高地。

能源消费端协同推进减污降碳

过程控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和关键,上海坚持“三个加强”,加快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是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2020年,上海节能减排工作在全国排名第二,这既得益于上海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又与上海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密切相关。上海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的发展要求,明确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加强布局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为增强绿色低碳发展的持久动力,上海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到1.27万亿元,其中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占全国的40%,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占全国1/3。上海加快推进南北转型,桃浦、南大、吴泾等重点区域绿色转型取得显著进展。根据规划,绿色低碳已成为三大产业新赛道之一,聚焦能源清洁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过程高效化、终端电气化和资源循环化等重点领域。


三是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上海统筹生态环境要素治理和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积极推动形成全社会大环保格局,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上海滚动实施了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率先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强化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连续8年实现企业履约清缴率100%,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2021年上海的PM2.5年均浓度降至27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上海于2020年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河道污染得到有效治理,2021年主要水体水质好于Ⅲ类水的比重已超过80%。在全国各省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上海连续两年均为优秀,其中2020年度排名全国第一。


为进一步发挥能源消费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未来上海应加强“三个协同”。一是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协同发力。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绿色低碳产业的政策支撑和配套设施,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减少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双碳”发展新赛道。二是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以“减污降碳”为总抓手,强化源头防控,加强技术支撑,运用大数据分析、统一监测溯源、统一预警应急、统一监管执法等手段,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推进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三是长三角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能源脱碳技术创新合作。探索建立长三角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及分解落实机制,发挥碳市场在推动区域行业低碳转型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中的作用。

固碳增汇端坚持增量提质并重

末端固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和保障。二氧化碳的去除主要依靠生态碳汇和碳捕集技术,上海从技术固碳和生态固碳两方面着手,坚持“三个推进”,不断提升固碳增汇能力。一是推进碳捕集及利用,拓宽固碳渠道。上海大力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长兴岛电厂10万吨级燃煤燃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创新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每年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万吨。


二是推进生态空间建设,提升碳汇增量。上海努力在有限的用地空间中挖潜增能,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先后启动“千座公园”、环城生态公园带、环廊森林片区等项目建设,形成了“环、楔、廊、园、林”的生态空间格局。截至2021年底,上海森林覆盖率增加至19.4%,公园数量达到532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升至8.8平方米,建成黄浦江滨江绿道、苏州河绿道和外环绿道等共计1306公里。根据评估,2021年上海森林生态系统折合固定324.91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吸收了2020年上海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17%。


三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碳汇功能。上海注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黄浦江、苏州河、淀山湖等重要河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呈增长趋势,多个保护案例入选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碳汇功能。


为进一步发挥固碳增汇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支撑作用,未来上海应加强“三个融合”。一是加强碳捕集与利用的融合。加强工业点源碳捕集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推进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的高值化学品产业化应用项目试点,实现既加大二氧化碳捕集力度,又同时通过对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创造经济效益。二是加强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利用建成区碎片化空间定点增绿,提高绿视效果。三是加强生态空间的多功能融合。在生态空间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强化健康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等多样化功能的融合发展。


作者:程进,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32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