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观察”系列学术报告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研究建议

作者:李海棠、陈宁发布时间:2022-04-22浏览次数:120

2022412日下午,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举办了新一期生态城市观察系列学术研讨会,此次报告会邀请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胡静主任,以线上形式做题为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研究建议的学术报告,会议由生态所所长周冯琦研究员主持,全所科研人员及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胡静对双碳战略推进主线进行深入剖析,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家和各部门出台的、在减污降碳领域的相关政策,分析了上海推进减污降碳及绿色转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上海实现绿色发展转型提出具体建议。与会人员围绕高耗能产业的能效提升与双碳战略的衔接、碳补偿与碳交易机制的融合、绿电与绿证交易指标的确定等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20211024,《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的陆续发布,标志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加快形成。此后,《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发布,在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等领域做出了明确的政策安排,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推进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

上海在推进减污降碳及绿色转型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在促进清洁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煤炭减量难”“天然气推广难”“新能源推进难”和“外来电量增量有限”的困境;二是工业,特别是高碳行业占比偏高,节能降碳技术推广难度提升;三是建筑、交通能耗及排放刚性增长强劲;四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投入产出效率亟待提高;五是管理机制及公众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活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亟需引导。同时,上海也存在诸多机遇,包括推动绿色能源革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科技创新策源、提升金融服务功能以及协同改善环境质量。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上海亟需提升碳治理能力,包括控制碳需求、提高碳效率、降低碳依赖和增加碳中和。

考察减污降碳政策体系构建的国际经验,日本的诸多做法值得借鉴。一是行政机制,在出台《环境基本法》《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气候变化适用法》等法律规范的同时,制定各项绿色发展和低碳社会战略与行动计划;二是市场机制,采用碳交易和碳税并行的碳定价机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城市级强制排放交易体系——东京都ETS,并将商业建筑纳入其中。碳税的税金全部用于推进能源领域碳减排;三是社会机制,不仅推出环境自愿行动计划,还确立了产品碳足迹核算及管理计划的基本框架。

       上海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应从污染防治、源头防控、发展转型三方面持续发力。首先,就污染防治而言,传统行业应加强与能效提升要求衔接,与行业双碳战略推进方案衔接,并将“末端治理”升级为“源头替代”,将“治污”升级为“高效治污+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处置”升级为“废弃物再利用”。其次,就源头防控而言,应注重跨部门协作,从分工推进污染防治、生态建设转向合作探索城市或区域层面资源配置最优解,同时注重需求侧和供给侧共同发力,硬技术与软机制双管齐下,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和特点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减排路径。最后,就发展转型而言,应推进节能与能效提升、能源结构优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