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冯琦、张文博:上海专门为“一江一河”制定发展规划,体现了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一条重要思路

作者:发布时间:2021-09-09浏览次数:147

近日,《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十四五”期间,上海黄浦江两岸将新增20公里贯通岸线,苏州河沿线实现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全面贯通开放,新建滨水绿地及公共空间约80公顷。作为彰显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空间载体,“一江一河”未来发展被寄予了很大的期待。而专门为“一江一河”制定发展规划,体现了上海在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方面的一条重要思路:着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彰显城市软实力的生活体验。

 在生态产品需求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城市的人居环境已逐渐成为城市吸引人才集聚的重要因素,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品质,直接关系到城市吸引力和区域影响力。自然生态决定了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并深刻地影响城市文化和共同价值的形成和演变,生态文化已经成为城市文化魅力的基因和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软实力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构成。

 人居环境是城市吸引力和创新力的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信息传递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幅降低,要素在物理空间集聚的重要性逐步降低,城市吸引力不再局限于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成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方面。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性人才对人居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生态品质的需求更强,更倾向于选择人居环境优美的城市就业。因此,高质量人居环境在人才流动和创新要素集聚中的作用不断提升。

 高质量人居环境还是城市创造力的催化剂和加速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景观设计能促进人员的交流和互动,进而提升社会活力,激发灵感创造力。从硅谷、筑波等科创新城的经验来看,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城市提升创新力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的微景观,吸引高端人才和智力资本聚集,已成为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议题。

 生态品质是生态软实力的基本底色

 生态软实力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其内核是以人为本,着眼于市民的生态福祉。在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上海人均收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背景下,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生态福祉的诉求更加强烈。生态品质作为生态软实力的核心和基本底色,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体验和城市的发展活力。

 高品质生态环境能够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是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和城市绿地为居民提供了健身锻炼、聚会交流、休闲游憩的场所,能够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对改善居民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城市居民接触自然有助于减少压力,放松紧张情绪。

 城市生态品质既包括生态空间规模的增大,也包括生态环境质量和可得性的提升。因此,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不仅要增加生态产品供给,还要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以生态品质的提升带来更加适宜的人居体验、美好的生活体验。

 生态文化是生态软实力的核心价值

 文化是软实力之魂,城市气候、水文、地形等塑造和形成的生态文化也是生态软实力的灵魂和核心价值。城市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习俗和饮食习惯,并进一步塑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态文化已经成为根植于城市文化中的基因。

 城市的山水林田湖等自然景观也塑造了城市的空间形态,承载了城市发展演进的历史,并形成了市民的共同记忆,是城市自然脉络和城市独有形象的基础和根源。因此,顺应和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脉络,发掘和打造城市独特的生态地标,塑造城市的特色形象和文化品牌,既是提升生态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城市文化魅力的必然选择。

 生态话语权彰显生态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环境持续恶化和气候加速变暖的形势下,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将国际环境保护规则、绿色低碳技术作为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工具。我国在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植树造林等领域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在国际环境规则体系中,我国的话语权仍然较小,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贡献尚未得到认可,对全球环保舆论的影响力仍然不足。

 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其著作《2140:一部22世纪的历史和幸存者日记》中写道,“2070-2090,中国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引领世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既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继承,也是我国结合自身国情扬弃和创新的成果,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发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优势,参与全球城市软实力竞争,一方面要提升在国际环保标准和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加快国内外环保标准、标识和环境政策的衔接,形成绿色产品、生产工艺的中国标准;另一方面需要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国际对话和交流,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国际化进程,增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理论影响力。

 上海如何提升生态品质增强城市软实力

 目前,上海在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及建设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生态品质彰显城市软实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软实力提升的深度融合:

 一是挖掘城市文化和价值中的生态基因。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进深度融合,探索城市文化、历史的自然生态源流,挖掘“一江一河”等在城市文化发展和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打造具有上海生态特色和文化特征的生态地标。

 二是系统营建高品质人居环境,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质量。推进环境微治理和精细化管理,关注黑臭水体整治、扬尘和噪声污染防治等民生关切的环境问题,结合生态修复营建高品质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的绿地、水体等蓝绿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

 三是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挖掘生态空间的文化和服务功能。完善城市—郊野公园体系,打造生态舒适、安全健康、共享可达的生态空间体系。细化生态空间管理,挖掘河湖岸线等生态空间的文化及服务功能,拓展生态空间的开放和经营模式,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人民生态福祉。

 四是形成良好生态环境和城市人文气息良性互动的生态人居环境,提升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的集聚能力。将城市绿地建设、社区环境整治和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相结合,改善社区和街道小环境,营建城市微景观,为居民休憩和交流提供生态空间。强化生态环境部门的服务功能,通过简化审批、前置服务、精细化监管等手段创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城市要素集聚能力。

 五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交流,提升生态环境话语权。加强国内外生态环境标准的转化和衔接,推动国内外环保制度的对接,消除对外开放中的环境壁垒和环境制度障碍。积极参与国际环保标准制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研讨分享,提升我国在国际环保标准制定和可持续发展交流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来源:上观新闻,202198

(作者:周冯琦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文博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