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污染协同治理的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研究”开题报告会

作者:发布时间:2019-12-26浏览次数:282

20191224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举办了系列学术交流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所助理研究员张文博对其承担的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进行了开题汇报,生态所所长周冯琦研究员出席开题会。

在学术交流会上,张文博分享和汇报了他承担的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污染协同治理的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研究”的研究思路,详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他认为,目前长三角在污染协同治理主要是以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为主,命控制型政策工具在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等方面更加有效,但是在协调不同区域诉求和利益方面效果不佳,存在行政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和长效性不足等问题。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通过利用市场和创建市场两种手段,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不同区域的污染成本分担和利益补偿,提升污染治理资源的跨区域配置效率,更能适合协同治理的需求。长三角地区已进行了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和绿色金融等多项试点,对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的应用经验较为丰富,有条件率先在全国探索出一条以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为核心的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模式。

项目拟按照理论分析—现状分析—问题诊断—路径优化的思路展开。首先,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政策选择矩阵等工具,分析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的适用条件、作用机制、找出影响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效率和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各省市进行实地调研,运用政策文本计量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现行的污染协同治理的政策工具进行梳理和分析,从中提炼和总结出政策工具的类型结构特征、使用频次特点、协同程度等现状情况。再次,结合理论和现状分析,对长三角地区有污染协同治理和政策工具的协同效应进行分析,运用DEA-SBM 模型测算长三角地区污染防治的效率,定量分析长三角地区污染协同治理的空间特点和机制特征。运用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模型测算当前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对污染协同治理效率的贡献度,找出影响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找出长三角地区污染协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最后,从定量和实证的角度,明确长三角污染协同治理中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的优化方向,提出统一核算和量化标准、优化排放配额分配机制、完善交易市场体系、扩大绿色金融产品的覆盖领域、建立兼顾区际公平的补偿和援助制度五个方面的优化和改革路径。

周冯琦所长肯定了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前期研究工作,认为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中,应当更加重视发现长三角污染协同治理中的问题,从协同治理成本、政策协同度评价和分析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建议采用分专题的研究的方式细化不同类型的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的研究。与会科研人员就课题研究中的指标选择、政策效应评价、实证方法,以及优化路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