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世博后城市可持续发展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1-03-03浏览次数:1747

 

    绝大多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能够在城市中显现出来。城市是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矛盾焦点,也是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就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来说,它的历史是由各个时期中一些关键性事件构成的,这些重要的事件提升了城市的能级,推进了城市的转型,提高了城市在地区中的级别,重大事件之后如何总结其举办经验、延伸其积极效应,有着重要的探讨价值。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在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疑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1)以世博会的环境效应以及“世博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展开计论。

    报告认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办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机制和经验积累,世博会所展示的绿色技术、所展现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所传播的消费理念、所倡导的绿色自愿减排行动等都将会对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世博会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成为全球倾力打造的低碳发展的典范。“低碳世博”对我国推进低碳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世博会将引领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世博后”上海的可持续发展需重点关注市民对空气质量标准提升的强烈诉求、城市饮用水安全和郊区水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以及处置能力与垃圾快速增长的矛盾、能源以及碳排放强度硬约束的挑战、电子信息产业中的PFCs排放量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和集群发展等领域。

    除总报告外,本书从四个专题视角加以研究。

    第一个专题是世博会环境效应专题。报告从上海世博会的特征、世博会的组织运作机制出发,探讨世博会的环境效应以及“世博后”如何延续放大世博会的环境效应。上海世博会从价值规范、技术知识普及、制度创新激励、产业结构变迁诸多方面推动环境效应的延续和扩展,因而是不折不扣的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战略工具。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世博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在筹备、举办过程中会聚了世界各地低碳发展的智慧和实践,成为全球倾力打造的低碳发展的典范。

    第二个专题是低碳发展专题。报告分别从电子信息行业特征、温室气体排放减量、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的实践案例和发展前景、碳金融工具如何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等视角探讨上海的低碳发展路径问题。提出上海低碳发展战略,在宏观层面,应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在微观层面,应侧重重点领域,积极促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的低碳发展,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建设,广泛倡导城市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理念。

    第三个专题是能源领域相关专题。报告分别从通用能源系统节能减排、上海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以及上海新源汽车发展实践的视角研究如何通过通用能源系统的节能减排推进节能降耗,如何通过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如何通过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促进城市节能减碳工程的系统推进。

    第四个专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题。该专题主要从城市饮用水安全与水环境保保护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利用视角探讨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两个重要领域。分析了上海饮用水安全与水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建议提高饮用水安全标准、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强省界水环境保护的目标考核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等城市治水措施。垃圾填埋场周围的生态环境维护是困扰各大城市的一大难题,上海尝试通过建立静脉产业园区,开发风力发电、填埋气发电、太阳能发电,在静脉区构建“立体式、多模式”能源再利用体系,将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再利用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探索出垃圾填埋场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