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刘新宇发布时间:2008-09-02浏览次数:260

垃圾分类对于资源回收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不前。要突破其中的瓶颈,第一,要利用社区机制、道德约束和经济激励,保证源头能够分类收集;第二,源头的分类收集和后续的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必须对接。

一、上海垃圾分类的“举步维艰”

垃圾分类使各种可资源化的废物得以分离开来,流向最合适的处置场所,但是,上海的垃圾分类却迟迟难以推广。其中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居民原本就没有积极性参与分类收集,二是居民原先有积极性,但后续的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没有跟上,使前端的分类收集变得毫无意义。

作为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之一,上海从2000年就开始了这项工作。时至今日,大部分社区是通过宣传教育、居民志愿者、物业公司配合完成生活垃圾的“大分流、小分类”的垃圾投放与收集,其中以康健街道的康强坊为典型。

那里,虽然配置了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两种垃圾桶,但居民并不事先进行分类,而是将垃圾混和袋装后投放到垃圾房,由保洁员对垃圾进行分类,再由环卫公司收运;对废电池和有毒有害垃圾有专门的回收容器,由居民自觉投放,环卫作业公司按周收集。

这种专人负责分类为主的收集方式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如该区保洁员除负责垃圾分类外,还承担小区道路的清扫,工资仅为690/月(2006年调研数据)。但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福利增长的必然趋势,而且集中分类收集还存在显著的负外部性,分捡人员的健康受损的同时小区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这样的分类收集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还有一些小区在街道-居委会的动员模式下,发动小区居民自己动手将垃圾分类,但是,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居民往往会退出分类收集的工作。例如,康健街道党校家委小区从2003年开始按照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实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为监督居民的分类投放行为,督促居民积极配合,居委会发动各楼楼组长和退休党员组成志愿者队伍,在垃圾房前轮岗值日检查。在熟人监督的情况下,小区内70%居民家里都做到了源头分类。但志愿者轮岗监督制度执行一年后被取消,原因是居委会认为小区居民已基本养成了垃圾源头分类的习惯。取消之后,居民参与分类收集的积极性明显下降,更多退回到由小区保洁员负责分类的模式。

在党校家委小区,除了居民本身缺乏动力之外,后续的运输和处置系统不对接也成了居民抱怨,以至于放弃分类收集的理由。很多早起锻炼的居民看到环卫作业单位来收运垃圾的车辆,将已经分类的垃圾一股脑儿都倒在一个车箱里,他们一下子觉得之前所有的劳动都变得毫无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就是那些本来环保意识较高的居民,热情也被浇灭了。

从这些不甚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得出一些道理,要让垃圾分类在上海推广开来,一方面要让居民有充分积极性参与分类,而这要靠前端的社区机制、道德约束和经济激励;另一方面,要让中间的分类运输、后端的分类处置与前端的分类收集对接起来,要让分类收集的价值体现出来,不能打击居民的积极性。

二、社区机制、道德约束和经济激励

政府是很难管到居民头上的,要督促居民将垃圾分类,只能依靠社区机制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道德约束,再加上必要的经济激励。

政府的执法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不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很多,就会陷于法不责众的困境,而且不将垃圾分类甚至是乱扔垃圾也不是大奸大恶之事,政府也觉得不值得为此付出很大的执法成本。

在这个时候,社区的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社区居民要借助一定的协商机制达成共识――将垃圾分类是大家共同的义务。在协商过程中,居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当然发挥着核心作用。然后,社区里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督促每个居民履行已经得到公认的义务。一种监督机制是由居民或业主委员会组织,例如上文提到的党校家委小区的模式。更理想的场景是,社区组织努力教化居民,并且使邻里关系变得密切;于是,不将垃圾分类会被看作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遭到周围人的唾弃。这就上升到道德约束的高度。在上海,还真有这样的故事。安亭镇玉兰三村规定垃圾必须定时投放,如果看到有人在非规定时间丢垃圾,社区内的老人会上去劝阻。他们会用比较委婉的措辞提醒对方已经违规或使之感到羞愧,如“现在几点钟,好像不是丢垃圾的时间吗”,或者指着关于定时投放垃圾的告示文字说“我不识字的,请你告诉我那上面写的什么”。

在大多数情况下,光有社区机制和道德约束是不够的,也要给居民一点经济激励。比如说,将来在条件许可的时候,可以向居民征收垃圾处置费,而实现分类收集和未实现分类收集的小区就可以区别对待。如果经济激励的额度大于居民将垃圾分类的劳动力成本,而且雇佣保洁员进行分类的支出高于居民自己动手的劳动力成本,社区居民就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垃圾分类。

三、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对接

前端的分类收集、中间的分类运输和后端的分类处置一定要对接,否则,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只能是白辛苦一场。

现在,有的分类投放垃圾桶上标识不合理,将普通百姓搞得糊里糊涂。例如,“有机”和“无机”就让人分不清,就是在大学里面,不同专业对“有机”和“无机”的理解还有差异。“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分法更是错误,因为对应不同的处置方式――如焚烧和堆肥,可回收垃圾的范围绝对是不一样的。

所以,应当根据后端的处置系统来设置前端的分类模式。例如,如果一个小区在垃圾焚烧厂的服务半径内,小区中分类垃圾桶上就应标明“可燃烧”和“不可燃烧”,这样就浅显易懂得多。如果是在垃圾堆肥厂的服务半径内,小区里垃圾桶上就可标明“厨房垃圾”和“非厨房垃圾”,如果居民还有疑惑,基层干部做些简单的说明工作即可。

后端的分类处置模式和前端的分类收集方法都确定下来之后,中间的环卫运输车辆就要进行改装,以适应分类运输的需要。总之,要保证小区居民看到,他们辛苦分类的垃圾最后没有被混装在一个车箱内。

四、小结

上海要实现垃圾分类,首先源头要成功,接下来要环环相扣。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综合利用社区机制、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缺一不可。其中,技术手段易,经济手段难,社区机制更难;上海的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