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德绿色发展论坛召开

作者:发布时间:2018-06-06浏览次数:419

      61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主办,上海社科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团队承办、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协办的第四届绿色发展论坛:中德两国大都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转型:从工业基地到创新/服务中心——以上海和鲁尔都市区为例在上海社科院召开。本届绿色发展论坛也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系列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德两国知名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上海,以上海和鲁尔都市区为例,就中德两国大都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转型问题进行深度交流。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张道根、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王荣华,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事处主任Stefan Pantekoek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上海市科促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协原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正心,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化工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徐大刚等出席会议。


      张道根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城市化与大都市发展有利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极大的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城市化和大都市的发展进程中,也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矛盾,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发展经历了几轮变迁,几次重大的变革和结构转型。进入21世纪,面向未来,城市化和大都市发展仍然是决定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现代化进一步推进的重大力量,对全球格局改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未来从来都难以预见,但过去很多经验可以学习,推动大都市的创新绿色发展转型,我们要善于学习,学习已经有人走过的路,学习发达的国家已经走过的路,不忘我们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今天的会议专门讨论德国的鲁尔区和上海两个大都市的转型,非常必要,鲁尔区是德国城市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成功典范,也是发达国家创新转型的成功典范。学习鲁尔的经验,对我们预知未来、发现问题、汲取经验,推动上海的转型发展,必有很大的启示。中国是一个13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离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海是一个超大型的常住人口2400多万的大都市,但它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都市,很多从发展中向现代化进程中迈进的新问题、新矛盾,有的已经刚刚显现,有的还没有表露出来,我们需要向鲁尔区,向其他国家大都市区转型学习借鉴。我们期待这次会议将给我们提供很有用的现实案例,让我们能够从国际经验中得到更大的启示。希望未来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中德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王荣华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和鲁尔都市区分别作为中德两国重要工业基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今天,单纯依赖工业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以产业转型为着力点,以产业园区转型为重要载体,促进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势在必行。在转型过程中,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环境保护要推力,要以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倒逼发展方式的转型,靠改革激活社会的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和资源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德两国学者和企业家从上海和鲁尔区的案例出发,围绕工业型都市转型的议题,分享真知卓见,对于增进中德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经验分享,促进中德技术、经济、研究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潘启泰先生认为,在过去几十年中,在世界各个领域,我们都会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问题,特别是在大都市区,无论是在德国还是中国,在中国是以上海为代表,在德国是鲁尔区为代表,他们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是多种多样,他们全球化的关联度都非常高,在两个地区的经济、基础设施发展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目前全球化的情况下双方都面临着竞争的压力,中国和德国当然也是竞争的伙伴。目前随着数字化的进程,对劳动力市场、经济、社会都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应对,提出新的措施。


      与会专家分别围绕都市区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化工园区和化工产业的生态化转型以及大都市区向创新/服务中心转型的挑战和应对进行热烈的交流和互动。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研究员、上海市科促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协原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正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周冯琦研究员、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事处主任Stefan Pantekoek、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所程进博士等主持会议。来自海内外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单位约80名专家学者与会。

      会前,中德专家实地考察了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以及桃浦智创科技城。


附精彩观点:

米夏埃尔•施瓦策-罗德里安:鲁尔地区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际上鲁尔在60年前甚至更早已经启动了它的转型之路。鲁尔地区的转型碰到问题比较早,转型也是边干边学。知识是转型发展的基础,企业向科技型的公司转型,然后一批大学、科研机构在这个转型当中更好的集聚力量,发挥作用。原来不再发挥作用的工业设施、矿产设施,实际上是我们的工业遗产,它可以在转型当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包括观光旅游,包括推出各种各样新的研发设施等等。
雄世伟:上海的工业制造业40年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上海工业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这些年来上海的工业分量不断下降,但是上海工业的盘子越来越大,现在超过三万亿。未来,新的技术革命对上海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将越来越大,包括产业组织、产业分工体系等,所以需要按照这些变革,将制造业从传统的优势制造业向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方面转型升级。上海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挑战包括:关键核心技术的缺乏,关键零部件制造有很多领域需要突破,自主品牌的国内外影响力不够等。


罗尔夫•海尔:鲁尔区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包括对每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根据对工业基地的具体状况进行走访与综合考量来制定方案,讲究方案的灵活性与共识性,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改变转型方案,保持公开开放的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心态,边干边学,并注重考虑到多个相关方的利益,以人为本,注重多功能性。与此同时,在结构转型过程中注重建立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并建立网络体系加以训练。


杜玉虎:城市定位更新、产业形态更新和产业人口更新是工业园区转型的三个重要内在逻辑影响因素。园区转型与城市更新是弥补城市“功能短板”的重要途径之一,优化城市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城市更新的最大潜力区之一,是城市更新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徐大刚:上海化工的发展定位是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上海化工正在由污染型变成绿色的发展,由粗放型变成精细化,由企业分散的向集聚,由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是围绕着高端、绿色、创新、融合的主题,这是上海化工未来的发展。


凯•普洛格:中德两国的化工产业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发展地位,都面临着结构转型问题,共同的一个原因是环境保护的立法越来越严格,相对来说,德国的化工产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业,未来难以有很大增长空间,发展面临停滞。目前,上海化工产业发展仍在继续增长,但在技术与环保领域,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增强。


马努埃尔•伦德拉:德国化工产业的结构转型特征包括企业员工的转型;抱团化发展趋势;产业基地日益多样化;服务更加贴近工业企业需求;人口结构变化及人才专业化。我们在转型发展当中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转型要找到一个经济、社会、生态的平衡点,我们各种革命结合在一起,绿色革命、能源革命,对化工行业冲击非常大。目前对生态一块比较强化了,但是我们还有一块薄弱的就是社会。化工行业的转型,周边的居民员工怎么参与到整个化工行业的转型发展当中,怎么表达意见,要形成一个平衡,形成和谐社会。


尚勇敏:未来创新将回归到大城市,甚至回归到大城市的中心。这个趋势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城市创新区,在这个创新区里面集聚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总部、创意公司等等各类创新主体,与以前相比空间更加紧缩、功能更加符合、商业更加便利。


托尔斯滕•维特哈克:德国联邦劳工署在就业和职业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举措以使绿色转型能够平稳有效:第一,对年轻人加强职业教育、大学学习、行业教育等方式来降低失业率;第二,针对青年人发展进行职业教育投资(不含高等教育投资),使年轻人具备职业技能,并能发挥职业作用。第三,对于没法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通过进行相应的组织(例如:培训中心,职业交流学习)培训,使他们能够完成就业。


周冯琦一是大都市区的绿色发展转型要有综合一体化发展的思维,转型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空间土地方面的问题,邻里关系方面的问题,但是一个规划、一个发展缺乏社会责任感是不会成功的,绿色发展转型不仅仅是经济的功能,环保的功能,还是一个社会问题,转型不能有任何一方成为输家,必须要社会来共同参与。所有的发展都必须满足三个目标,一个智能化的、可持续的,综合的一体化的发展。第二,全球化工行业在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出现了园区化、集中化、绿色化、区域一体化调整全球化布局发展的趋势第三,化工产业园区环境服务标准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经验值得上海学习,中国化工环保科技创新的跨国企业商数比较高,未来化工环保科技的需求重心在中国、在东亚地区,未来跨国企业在中国仍有巨大的有环保创新发展机遇。